第(2/3)頁 沈修擰眉思忖了一會,試探道:“老師,您說的這個孩子,可是威遠侯的嫡長子?” “對,就是無缺。”杜隆的興奮溢于言表:“博文,為師發現了一個驚才絕絕的法家奇才啊!” 沈修吸了一口氣,想平復情緒,但內心仍是止不住的翻涌。 他穎悟絕倫,一下就看出了這律法機構變革的妙處。 把權力平衡、律法公正以及倡廉反腐等要素都顧及到了。 還把原本職責和權限模糊的三司給厘清楚了。 其實沈修很早以前就覺得刑部乃至三司的組織構架有些問題,但讓他推翻創新,他又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余閑的思路,其實他也可以想得到,但往往剛要想,思路就被刑部這座大山給堵住了。 現在,余閑來了個不破不立,用近乎肢解的手段,拆走了刑部的兩大權力,反而一下子豁然開朗。 刑部,也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刑部! 唯一讓他接受不能的是,這個奇思構想,竟是余閑這個門外漢兼公子哥提出來的! 他覺得自己這個法家先生的自信心有億點點被傷害到了。 “確實獨特新穎,甚妙。”吳宏也不吝贊詞,但他又有遲疑:“不過,刑部那些人怕是不愿意。” “有什么不愿意?尚書之下的官吏給他們新崗位,依舊權柄在握。”杜隆冷哼道:“至于那個郭成,只怕現在沒有他不愿意的資格了。” 郭成,刑部尚書。 目前,孫鶴年案沒有牽連到他。 但他的日子依舊相當不好受。 因為孫鶴年案中,牽涉了不少刑部要員,一個郎中、員外郎和幾個嘍啰已經被天羅衛的陸綱請去喝茶了,還有侍郎也在調查中。 這意味著大景王朝的律法部門發生了塌方式的腐敗! 作為尚書的郭成,即便沒參與貪墨,上綱上線也足以治一個玩忽職守罪! 即便有太子求情,在皇帝的猜忌下,郭成這兩日過得亡魂喪膽。 每次上朝前都是懷著赴死的心情跟家人含淚告別,上朝時,又連續遭到了皇帝劈頭蓋臉的怒斥,只怕連遺書白綾都寫好了。 “這次孫鶴年案,對為師來說是恥辱,但對法家來說,未嘗不是一次機會,圣上接下來或許會重用法家人才,你們兩個要好好把握機會。” 杜隆已然洞察了圣意,這次清洗掉一大批刑法官吏,勢必要補充新鮮血液,法家便是最佳的人才庫,這點從圣上重用沈修主持孫鶴年案就可見端倪。 “吳宏,遲一些,我會向圣上舉薦你的。” “謝老師提攜,弟子定當不負老師期許。” 吳宏大喜過望,接下來刑法機構必將有許多空缺,而老師又深受圣上信賴,有他一句話,自己就可以從國子監正式步入仕途! “我對你們的期許可不小啊。”杜隆抖了抖手里的紙張。 吳宏和沈修知道,老師是希望自己將這些設想付諸實踐! 沈修想了一會,道:“老師,這么大規模的變革,是否太冒險了?” “這點為師早已想好,即便圣上也不愿冒險,大不了為師就懇請圣上擇一地試驗,革新革新,不變革怎么讓王朝吏治煥然一新呢。”杜隆大有老夫聊作少年狂的氣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