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頓了頓,他又道:“對了,為師還準備收余閑為座下弟子,以后他便是你們的師弟了,可得好好關照。” 學生和弟子是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只要教誰東西、誰便是學生,而弟子則是足以傳授衣缽的近親人。 由于皇帝的偏愛,這些年想當杜隆弟子的海了去,傅錦年也不例外,所以才極力在課堂上表現(xiàn)。 成了杜隆的親傳弟子,那就是法家的核心成員,于個人發(fā)展大有裨益。 吳宏驚訝了一下,不過倒沒什么抵觸。 法家崛起,正值用人之際,若是這余閑有真才實學,吸納作為新生力量自然再好不過。 但沈修就不淡定了,他前幾天剛率人闖進威遠侯府要逮余閑,轉(zhuǎn)眼兩人就從對頭變作了同門師兄弟,也太荒唐了吧。 “老師,您是否多考慮一下?”沈修不敢說老師草率,只能委婉的反對。 “不必考慮了,如此奇才,為師怎能錯失?法家豈能錯失?”杜隆態(tài)度堅決:“我且問你們,十七歲的時候,你們能有這么超前的奇思妙想嗎?” 吳宏很干脆的搖頭。 十七歲的時候,他還在埋頭背律法呢。 拆分刑部,想都不敢想哦! “此子曾經(jīng)年少頑劣不假,但經(jīng)過最近的波折,大有脫胎換骨之勢,展示出了他的潛質(zhì),我若不收,回頭肯定要被儒家的那些腐儒搶走了!” 杜隆又顯得心急火燎。 今天那些勛貴子弟們都見證了余閑的驚世豪言,消息一旦傳出去,肯定會引發(fā)不小的關注。 儒家和法家正在分庭抗禮,有時也會發(fā)生爭奪人才的情況。 比如之前的神童楊朔,雙方爭得面紅耳赤,就差擼袖子干一架了。 結(jié)果到頭來,楊朔還是被儒家的大儒楊吉收作弟子了,據(jù)說原因是他們都姓楊…… 為這事,杜隆抑郁了一個月,現(xiàn)在余閑要是被儒家搶走了,杜隆估計要直接昏死去了。 沈修還欲再勸,吳宏偷偷扯了扯師兄的衣角,示意還是順著老師先吧。 忽的,杜隆悵然一嘆:“唯獨可惜,圣上竟要調(diào)余閑去給皇太孫當伴讀,我無法常常教導他了,而且教授皇太孫的還是大儒楊吉,現(xiàn)在不抓緊收下余閑,等下可就讓楊吉近水樓臺先得月了!” 沈修一挑眉頭,沒想到后面還有這個猛料。 依這么看來,威遠侯府估計是渡過了危機。 想來,還是孫鶴年案令皇帝變卦了,暫時收回了揮向勛貴集團的屠刀。 不等沈修細想,杜隆又露出憤慨之色:“對了,圣上還要將北涼侯的嫡女許配給他,讓余閑當駙馬,這不是斷送大好人才嘛,圣上這是利令智……” 沈修神情一凜,顧不上消化又一個重磅消息,連忙阻止杜隆往下說:“老師,弟子也覺得余閑是個可造之才!” 吳宏附和道:“對!我們法家一定要趕緊將他收入門下!” 杜隆緊緊攥著那張或許將改變王朝氣數(shù)的紙張,毅然道:“不收余閑,我死不瞑目!”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