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離對于趙泗口中的大海分外向往。 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沒有見過大海,王離亦是如此。 他打小就在關中長大,見過最大的也無非就是湖泊罷了。 漫無邊際的大海,如蛟龍一般的大魚,長了八條腿的章魚,這些都是他從未見過的景象。 他只能通過趙泗的描述來在腦海之中想象。 古人的娛樂較為匱乏,看熱鬧都能看半晌,更何況是從未見過的大海,一個全新的世界。 趙泗敘說各地風物,王離聽得也十分入迷。 直至,太陽緩緩西斜,天色漸晚,趙泗才停下了描述,王離依舊意猶未盡。 一個下午的時間,軍匠們也終于制造出了和長直轅犁等比例的長曲轅犁。 因為體積重量過大,依舊需要用兩頭牛來進行牽引。 相比較于長直轅犁,長曲轅犁吃土更深更牢固,耕出來的痕跡更均勻。 同樣使用兩頭牛進行耕種得情況下,速度明顯更快,而且耕牛的步伐也明顯更加輕松。 等到長曲轅犁一個來回過來,傳統的直轅犁才剛剛走了三分之二。 速度上來說節約了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更加省力,對耕牛的體力消耗更少,制作成本差不多一樣。 這就夠了! 僅僅這些就足以將長直轅犁掃進歷史的塵埃了。 “嘖,還以為曲轅犁一出大殺四方,起碼得節約個一半的效率呢…”趙泗搖頭失笑。 一旁正在滿臉笑容聽著軍匠們贊嘆的王離聞言偏頭看過來開口說道:“吃土更深更牢,又不累耕牛,制造所用木材差不多一樣,速度還快了三分,這曲轅犁還有不足?” “足了足了……”趙泗笑了起來。 對于古人而言,提高三分之一的效率已經算得上大提升和跨時代的發明了。 古代不可能如同現代一樣,一個新的東西直接導致生產力提高數倍。 事實上直至清朝,良田耕種得小麥平均畝產也只能達到兩百斤。 對比秦朝,提升也并沒有很大。 糧食產量大跨步的提升,還得是化肥農藥出來以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