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扶桑農業觀察-《北美洲再造中華》
第(2/3)頁
鄭克殷可以看到已經播種好的青翠的粟田(小米田)與麥田,更多的則是只播種了一部分。農民們和幾頭牛仍在地頭里辛勤勞作,見他們這支龐大的部隊走過,不少人還會駐足觀看,偶爾點頭鞠躬致意。
正如鄭克殷先前就認識到的那樣,粟(小米)和小麥乃是扶桑轄地占主導性地位的主糧,這是人類適應偏于干旱的地中海氣候的必然結果。再頑固的農民,在面對與故鄉完全迥異的風土時,也會為了填飽肚子而選擇最有利的作物。
在殖民司翻閱檔案的時候,鄭克殷倒是發現十幾年前的金門其實是有種過水稻的,這是利用這一時代的加利福尼亞仍然較為濕潤、水澤眾多的特點,但隨著開發的深入,粟田、小麥田的比例迅速超過了水稻田,也由此帶來了飲食結構的巨大變化。
除了粟田與麥田以外,鄭克殷還可以看到田邊種植得相當齊整的橡樹園,這自然是明人與番人共同的勞動成果——食用橡果是番人的傳統習慣,即使得到漢文化的教化,這一傳統習慣也繼續延續下來。
先司長鄭克臧特地在圭谷城的鄭家產業安排了一片橡果園,那便正是一片實驗田。大體掌握了如何人工種植大量產果的橡樹之后,圭谷城外農村幾年間便遍地都種上了橡樹,形成不難看到的果園。
經過這么些年的生長,圭谷內外種植的橡樹都已長大成林,橡果產量豐富,以至于明人也愈發習慣以“焗麋”也即橡果粥為主食,以作為面條、包子、饅頭、餃子以外的可以提供一些新鮮感的佳肴。
盡管漢番眾民已經在這些年里順其自然地適應和改變自己的農業生產方式和飲食結構,但鄭克殷察覺到仍有不少可以改良的地方。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要大量增加地中海作物的種植,尤其是蔬菜與水果,比如杏仁、草莓、葡萄、橄欖、棗和桃。要知道,在現代加利福尼亞州,這些農產品幾乎占據了整個美國市場!
以一州之力供應全國,足以說明加州有多么適合種這些作物。
除了適應地中海氣候的作物以外,鄭克殷也打算帶著農吏隊伍進一步考察和實驗種植加州乃至美洲的本土作物。目前橡樹種植的成功,想必能夠給漢番眾民帶來巨大的鼓勵。
但橡樹終歸是喬木,種植起來既費時又費地,效率還是比較低的。只是與澳龍人的貿易的確有利可圖,鄭克臧帶領的鄭家產業和殖民司才會選擇首先開發橡樹種植。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烦县|
甘泉县|
江永县|
江川县|
辰溪县|
河津市|
潢川县|
凌云县|
高雄县|
阿坝|
拜泉县|
宁安市|
扎兰屯市|
新安县|
武穴市|
湘乡市|
奉节县|
威海市|
武定县|
象山县|
阳谷县|
和龙市|
舒兰市|
新营市|
喜德县|
临湘市|
普兰店市|
抚宁县|
泸西县|
登封市|
元氏县|
永寿县|
西乡县|
扬州市|
达孜县|
奉新县|
海淀区|
兴宁市|
虹口区|
西安市|
浦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