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于是我設計了一種不斷建立和破壞平衡態的方法打開突破口,再利用數學建模的工具將它以一種新的方式表達出來......”
“詳細內容大家可以找到cell期刊于2016年9月印發的一期專刊,上面有我根據學界最近五十年來關于抗病基因相關成果的綜述,它被我分類總結為九種模型。”
“而司南模型正是這九種模型的大一統模型也是集大成者。”
“在這里,我要向過去默默奮斗在植物研究領域的學術工作者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很顯然,沒有他們的肩膀,我無法站到現在臺上這么高的位置。“
“以上就是我關于這個研究的所有報告內容。”
此言說完,臺下所有人都在鼓掌。
掌聲不絕的同時,有人發現了華點。
那就是報告的時間其實真的很緊湊。
一堂課都有四十五分鐘,但一場報告只有三十分鐘。
很多人為了在這半個小時里講到重點,都會忽略很多細節,只講述最精華的部分。
陸時羨現在顯然做到了。
但這一共三十分鐘的報告,現在僅過去了十五分鐘。
就算刨除了提問的十分鐘,也還剩余五分鐘。
這是極不常見的。
但很快,陸時羨用行動解釋了這個問題。
“好了,接下來我將自己及其團隊在分子農業方向上的一些階段性成果和大家做分享交流。”
此言一出,幾乎所有人都懵了。
什么情況?
還有內容?
在同一場報告同時講述兩個研究,這個操作也是極其不常見的。
陸時羨的操作讓很多人都開始看不懂了。
有些國內的老一輩生物學家甚至皺起眉頭道:“這不是瞎胡鬧嗎?”
“年輕人果然就是年輕氣盛。”
“取得了一點成績就開始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