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之后的時間,確實成為了李牧開始頭疼的日子。 終究,這樣的正式設計就和做題不同了,雖然在競賽中李牧也不是抱著做題的態度,但畢竟難度的上限就擺在那里,就算他做的十分詳略,工作量也還是有限。 但是現在變成了一個造價為15億,且規模十分龐大的過山車,可就沒有那么簡單了。 所需要考慮的東西,相比較起競賽中所需要設計的過山車來說,多的不是一點半點。 也就是腦細胞不會因為思考而死亡,不然的話李牧有再多的腦細胞怕是都不夠用。 就連剛剛升級到2級的腦海計算機,此時都有了一種算力不逮的感覺,畢竟實在是需要重復計算的地方太多了,包括每一個受力點都屬于需要考慮的。 考慮每一處受力可能較大的地方,也都是為了估計金屬疲勞度。 軌道高架橋經常受力的部位,就有可能因為金屬疲勞的緣故,而產生永久性的損傷,日積月累之下,就有可能在某一天發生斷裂。 所以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李牧就需要考慮到這一點,避免過山車的結構會受到金屬疲勞的影響。 為此,他甚至還開始了對材料力學的研究。 一時之間,他每天所吸收的知識,都達到了普通學生難以想象的程度。 就這樣,時間飛快地過去了。 …… 整個十月份很快地過去,這一整個月,李牧都將自己所有的心思投入到了十五億過山車的設計當中。 長龍那邊當然也會派人來看一看李牧的設計進度,并且會給出一些意見和限制條件。 畢竟他們園區的占地面積是有限的,規劃給過山車的空間范圍同樣也是有限的。 所以李牧的設計就需要符合這樣的空間限制,這對他來說,也就多了一些需要考慮的點。 當然不管如何,他的設計還算是比較順利,進度提升的很快,偶爾靈感爆發的時候,他甚至都能夠設計到半夜三、四點。 只不過進入了這種狀態的他,甚至于都忘記了,國際大學生物理競賽的成績,快要出來了。 …… 本屆國際大學生物理競賽組委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