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不是說紅薯產量高嗎?” “那就都種一點,少種一點,別種太多了,夠自己吃就行了?!? “聽說你們村成了甜菜試點?” “是啊,你們村呢?” “我們村接到的是牧草3號?!? “我們是南瓜9號?!? “我們村是……” …… 這一對,發現不少村子都接到了農種銷售點的農業訂單,每個村子要種的東西好像都不太一樣。同樣是牧草,有的是1號,有的是2號。 還有的村子接到了山貨訂單。 當然了,人家能接到,那是因為人家村子離森林比較近,那座后山上盡產山貨。 農種銷售點指導他們如何采摘山貨,同時也教他們如何保護山林,讓山林循序發展,別采了一次就采絕種了。 “對,這個絕種的問題很重要,人家農種銷售點的農業技術員強調了好多遍,一定一定要保護好,這樣以后才能年年都能采?!? 如果可以的話,自己研究出了如何種山貨,那就更好了。因為自己種的,那肯定比等著山上長出來效果要高。 但山貨這東西不比別的,它之所以叫“山貨”,就是因為它是野生的,不是家種的。從品質上來講,肯定是野生的比自己種的要好。 不過自己種的品質上不如野生的,但量大啊。若是以量取勝,也不見得賺不到錢。 農業技術員的這些話,讓各個村子的老農們大開眼辦,覺得他們以前真的是太傻了,就知道埋頭種地,根本不知道種田有這么多花樣和講究,簡直是大有作為啊。 一個個都在心里琢磨起來了,我們村能發展什么特色呢? 哦,所謂特色,就是只有尋??梢姡瑓s只有他們有,別的地方沒有的東西。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