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馮唐昨日赴兵部員外郎的宴,這才在席間聽到了很多關于自己兒子的傳言,這讓他又驚又喜又憂,席間免不了就多喝了幾杯,所以回來也就有些晚了。 “老爺!”段氏和小段氏同時發急,只有這一個獨苗,可當不起這等晦氣話。 馮唐自然不會說下去,只是哼了一聲,這才坐進椅中,小段氏也就挨著自家姐姐下手坐下。 “說吧,你又有啥主意?”對自己這個兒子,馮唐是真的不敢小覷了。 昨晚席間兵部員外郎和一位兵部主事都提到了從山東那邊傳來的消息,稱漕兵能順利剿滅山東剿匪叛亂,得益于幾個原因。 一是漕運衙門上下一心,總督、 總督、御史和總兵官勇于任事,將士上下效命;二是龍禁尉消息靈通,搶得先機;三是地方上士紳通力支持。 其中也專門提到了馮紫英的情況,稱他甘冒奇險通過山陜糧幫與龍禁尉合作,成功的策反了部分附從亂匪,這才能夠如此順利的一舉解決了臨清叛亂。 這個消息是從兵部要員們嘴里傳出來的,自然不假。 更讓馮唐又驚又喜的是按照兵部和山東方面上報的這份戰績里,自家兒子的功勞幾乎就是鐵板釘釘跑不掉了,尤其是稱他智勇雙全,少年無雙,這般夸贊若是能當得起,只怕就真的要傳入皇上耳朵里去了。 當然這里邊也有幾分擔憂,自家兒子才十二歲就落下這般名聲,日后若是沒能混出一個好前程,只怕又要落下一個小時了了大時未佳的方仲永名頭了,這是馮唐決不能接受的。 這意味著兒子恐怕單單要走蔭監這條路都有點兒過不去了,如他自己所說,恐怕還真的要走鄉試會試的路,不考出一個舉人進士來,還真不好交代。 正因為如此,馮唐這一夜過去,心態也就有些變了,甚至一大早醒來之后還在床上想了好半晌,這才起床過來,沒想到兒子已經在這里游說其母了。 “兒子現在已經和母親說了,如今馮家情況不同以往,得有一些改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