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大宋超級學霸》
第(1/3)頁
縣學每年有兩次固定大考,一次是六月的年中考,一次是十二月的年考。
六月的考試對下舍生和中舍生確實是年中考,但如果遇到科舉年,對上舍生而言就是縣學的畢業考試。
縣考同時也是解試的預考,考過了才能拿到解試的入場劵,一份縣學出具的科舉推薦書。
前兩年的上舍生雖然已經從縣學畢業,但他們并沒有全部離校,還有一部分學生以首席教授弟子的身份旁聽師父的秘課。
這就是首席教授為什么要收弟子的緣故,科舉三年才舉行一次,很多重要的內容,必須在科舉年才會傳授給學生,所以要給部分優秀學生一個留校聽課的理由。
每年的縣考在六月十五日舉行,一共考三天,詩和默經一天,議論題一天,對策題一天。
所有的縣學上舍生都要參加,以前年度沒有考過的學生也可以參加作為補考。
天還沒有亮,務本樓的鐘聲便敲響了。
近兩百名上舍生和以前年度的學生依次進入了務本樓。
第一天考的是議論文,要求不低于一千字,時間是四個半時辰,也就是九個小時,從上午六點開始,到下午三點結束。
兩百人坐在五間課堂上,范寧坐在第二考場,他的考號是乙十五號。
縣考當然沒有解試那么嚴格,只是不允許帶書,自備文具,不用搜身,一個考場有兩名教授監考,一前一后巡視著考場。
‘當!’一聲鐘響,考試開始了。
一名助教舉牌走進考場,牌子上就是今天的議論文考題:《功必倍之》。
題目出自《孟子?公孫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要做這道題,必須理解整篇文章的內容,然后進行闡述,點名自己的觀點,尋找若干論據進行佐證。
題目確實不難,只要能夠貫通題意,基本上就能考過了。
這時候,書法反而成了能否通過的關鍵,書法太糟糕,首先就會被否決淘汰。
范寧的書法早已經不是兩年前的吳下阿蒙了,經過兩年的苦練,他的書法連上數個臺階,連趙修文也贊不絕口。
范寧尤其擅長行楷,一篇字寫下來,儼如行云流水,極具美感,就算當年朱佩的行楷也要略遜他一籌。
范寧在一張稿紙上寫下了題目,《功必倍之》。
這道題他當然很熟悉,整篇文章是孟子的弟子公孫丑詢問孟子若掌齊國政事是不是需要建立功業。
孟子認為齊國國力強大,若是用王道和仁政來治理,只要要對百姓施加的恩惠有古人一半那么多,所建立的功業就可以比古人大很多。
事半功倍這個成語就是出自這里。
這道題發揮的余地很大,可以用在學習上,也可以寫國計民生,比如生產力的發展。
范寧決定從農業作著手破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调兵山市|
邢台县|
平原县|
繁峙县|
大埔县|
绥滨县|
洛川县|
丽水市|
贡觉县|
永济市|
霞浦县|
岳池县|
绍兴市|
鄂尔多斯市|
五原县|
吕梁市|
瑞金市|
南昌县|
贵定县|
宝鸡市|
息烽县|
资兴市|
长沙市|
五华县|
莒南县|
如东县|
萝北县|
英吉沙县|
都匀市|
鲁山县|
宁海县|
健康|
乐昌市|
中西区|
江油市|
罗源县|
沙雅县|
资源县|
文安县|
祥云县|
徐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