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小李,粉條卸院子里行嗎?” 民宿院子里,王勝利叼著煙,跟幾個村民忙著卸車,順便還把李裕拉回來的栗子搬到了儲物間。 李裕從屋里端出茶水給大家喝: “可以,這兩天就拉走,不礙事的……王叔來喝茶,新泡的正山小種。” 王勝利沒有接杯子,而是和幾個村民又從車上搬下兩個大鐵盆,上面還蒙著白布,神神秘秘的。 “這兩盆是做粉條時捎帶的皮渣,送你的,要是喜歡下回我們多做點。” 皮渣是殷州特產,做法挺簡單,新做的粉條趁熱拌上蔥姜末五香粉以及食鹽等調味品,然后放進模具中壓著,等晾涼后,粉條會像涼粉一樣結成團。 但跟涼粉不同的是,皮渣依然保留有粉條那種絲絲縷縷的口感,不管煎炒還是燉煮,都非常美味。 過去窮苦時,皮渣都是拿來代替肉的。 現在生活雖然富足了,但殷州人依然保持著吃皮渣的習慣,甚至還鉆研出了很多全新的吃法。 李裕這幾天正饞皮渣呢,看到這兩大盆,當即決定晚上煎一鍋解解饞。 大鐵盆端到廚房的儲藏室,王勝利幾人坐下來喝了會兒茶,便告辭離去。 “怎么?這就饞了?” 送走大家,李裕見大金毛在圍著栗子打轉,決定給這家伙蒸點嘗嘗,順便再用平底鍋做點糖炒栗子。 說干就干,他盛了大半盆栗子,先淘洗兩遍,把外面沾的塵土清洗干凈。 拿起菜刀,在栗子表面劃上十字刀口,倒進鍋里燙一下,把外殼剝掉,然后分出一多半平攤在蒸盤上,放到鍋里蒸制。 板栗蒸上,他又切了一些五花肉,把剩下的栗子和肉一起做成了板栗燒肉,等會兒再煎點兒皮渣,炒個蒜苗,這不又是一頓美餐嘛。 肉燉上,他蒸了一鍋米飯,用手機拍了幾張照片,配上之前撿栗子時拍的,組成九宮格發在了朋友圈里: “栗子大豐收,剛到家就燉上了,等會兒再用平底鍋試一下家庭版糖炒栗子的做法。” 發完,他坐在餐廳,優哉游哉的看起了電視。 考古隊駐地,周若桐整理完三號墓的資料,罕見的下了個早班。 換掉身上的迷彩服,簡單把頭發扎成馬尾,她開始考慮晚飯該去哪吃。 要是閨蜜在就好了,可以去吃昨天那家豆花魚,可惜那個死妮子在大溪地潛水,短時間內不會回國。 有了對象后,真是越來越見色忘義了呢。 “要不還是隨便吃點回去看書吧。” 周若桐挎上包,拿起桌上的車鑰匙,一邊刷朋友圈一邊離開辦公室,準備開車回觀瀾名墅小區。 正看著,突然瞥見了李裕發的朋友圈。 哇,栗子! 從小就喜歡吃栗子的她,立馬被照片吸引住了。 還以為不挖土匪財寶會干點兒正事兒呢,沒想到領著狗撿栗子去了,就這態度,民宿咋可能有生意嘛。 不過這些栗子的個頭看起來不錯呀,不知道味道好不好。 周若桐看完這條動態,順便點開李裕的頭像,又看起了之前的動態。 看著看著,見到了李裕發的視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