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謂“父仇不能報”,指的自然是這次征討江夏,卻因為張繡橫插一杠無功而返這件事。 探子得張繡叮囑,原本就對孫策的事情很上心。 一聽事情又跟張繡有關,索性把兩人的對話一字不落轉了過來。 “原來如此。” 甘寧點頭道,“三千精兵之于孫策遠勝玉璽,此人果非池中之物。” “哦?” 這次輪到張繡覺得疑惑了,“怎么興霸,你以前跟他打過交道?” 甘寧聽張繡這么說,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解釋道: “主公明鑒:先前在江邊與那孫策一戰,我見他孤身一人便敢上船,心中頗為佩服。 不知為何竟是生出‘若不是已經投了主公,便是跟隨此人倒也不差’的心思來……” 魏延驚訝地看著甘寧。 喂,這是可以說的嗎?! 他心中在吶喊,卻聽甘寧繼續說道,“……后來與之大戰,更覺此人實乃少年英才……” 魏延聽到這里實在忍不住,伸手扯了甘寧一把。 哪有人當著自家主公的面說自己有二心的? 用他們家鄉話說,這不是癩蛤蟆跳姜窩子——找著挨錘錘子嗎? 誰知甘寧還沒有說話,張繡就已經點頭道,“孫策的確可以稱得上是明主,不在我之下。” 魏延:w(Д)w “文長,怎么了?” 這時甘寧不解地回過頭來望著魏延,一臉迷惘的模樣。 張繡把兩人的動作看在眼里,不過也沒說什么。 只是有些感慨,歷史上的甘寧歸順東吳的時候,那邊的話事人已經成了孫權。 所以甘寧和孫策實際上并沒有交集。 現在看到他對孫策如此欽佩,倒是覺得頗為有趣。 至于魏延的擔心他更是一點都不放在心上。 識時務者為俊杰,以甘寧的眼光不可能看不出跟著誰更有前途。 換言之,他現在這份坦誠未嘗不是一種向自己表達忠誠的方式。 “文長,你接著說罷。” 魏延點了點頭,收回思緒繼續道:“袁術得玉璽后大喜,還以孫策職位卑微,難掌大權為由,表其為折沖校尉,行殄寇將軍。 令其平定之后,可速回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