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張繡搖了搖頭,“他不會再回來了。” 孫策怎么可能還會回來? 他這一去可以說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在張繡的印象里,說孫策在東渡之后拿了墨完巴的劇本都不為過。 只要他虎軀一震,四方豪杰納頭便拜。 此后攻城拔寨,兵鋒所指,所向披靡,為孫吳政權奠定了基礎。 張繡倒想搶在孫策頭里收人,只可惜一方面鞭長莫及,另一方面他在江東的名氣也沒辦法跟孫策相比。 人家愿意投孫伯符,可未必愿意投張博超。 不過一轉頭看到魏延和甘寧,心中豪氣頓生。 這個時代名將何其多,就算讓給他一些又怎么樣? 你家甘寧都已經是我的形狀了! 想到這里,他便對甘寧說道,“興霸,拿地圖過來,我們好好討論一下接下來要做的事。” 既然孫策去了江東,那么他也應該動起來了。 是夜,張繡房中燈火通明。 張繡、禰衡、魏延三人正對著一張地圖小聲商議。 甘寧則是被張繡派去征集糧草輜重。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些穿越前的張博超都聽過,但在穿越后才有了深刻的體會。 行軍打仗,行軍在前,打仗在后,真正的戰場跟三國演義那種計謀百出的故事完全不同。 其實這才是這個年代的常態,就像他穿越后的日常就是枯燥的行軍、整備。 如果不是曹賊來犯,他幾乎都不會有跟敵人直接交手的機會。 反之亦然,對于曠日持久的大戰來說,軍需輜重就是重中之重。 盡管如今多了魏、甘二人,但張繡可用之人還是嫌少。 別說是曹操、袁紹、袁術,就是跟孫策比起來都嫌寒磣。 所以只能委屈甘寧了。 回過神來,張繡又把目光放到地圖,聽著禰衡繼續分析當前局勢。 此時正值建安二年,距離權臣董卓之死已經過去整整五年。 這五年來,整個天下的形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最重要的,當屬去年漢帝一行終于從混亂不堪的長安逃回了洛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