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待到程咬金離開,房俊見李承乾有些喜動顏色,遂提醒道:“行百里者半九十,未到最后一步,定要謹(jǐn)慎處之,晉王與尉遲恭齊齊失蹤,必然掀起奪嫡之戰(zhàn),再有褚遂良深知當(dāng)初東征軍中之密事,他們藏著什么樣的陰謀暫未可知,絕不能掉以輕心。”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鄭重頷首:“二郎放心,孤只是壓抑太久,一時間有所感概,必不會得意忘形。” 房俊理解。 無論是誰有李二陛下那樣一位英明神武的絕世帝王,或許并不能感受到太多的驕傲與榮光,反而更多的是如山如岳一般的壓力,尤其是對于他這個帝國儲君來說。 所有人都會將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擺開來與李二陛下一一對照,然后挑剔的指出他的不足之處,失望的對他予以訓(xùn)斥,希望他能夠再接再礪,追逐他父皇的腳步……追個頭啊追! 自始皇帝而始,至今稱孤道寡者不知凡幾,然則諸多帝王之中,又有幾人在功績、才能、人格、文治武功等等方面穩(wěn)居李二陛下之上? 之上? 怎么也數(shù)不出來五個! 吾李承乾不過是仰仗父皇嫡長子之身份得以正位儲君,中人之姿、平平無奇,若將來能夠成為一個守成之君就算是不錯了,你們居然將我方方面面去對標(biāo)父皇? 關(guān)鍵不僅大臣、帝師們這么想,就連李二陛下也這么想,誰不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強、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呢?每一個父親,終歸都是望子成龍的。 但李承乾委屈啊,不是孤不想,是孤真的做不到…… 歷史上李承乾成年之后性格乖張、行事恣意、逆反心太重,未必沒有頭頂上李二陛下這座大山給予的巨大壓力,使其心理產(chǎn)生了扭曲、畸變。 如今李二陛下驟然離世,固然面前道路艱難險阻,動輒有傾覆之禍,但頭頂上這座大山一朝搬空,那種由心底發(fā)出的敞亮、暢快,自然如泉涌一般奔流釋放,不可遏止。 設(shè)身處地,怕是任誰都會生出這種輕松感…… 這不是什么壞事,但房俊必須提醒他要保持緊張感,晉王逃遁,接踵而來的必然是一場大戰(zhàn),東宮這邊并無必勝之條件,更何況晉王一定還有藏匿的計策隱而未發(fā),到時候釋放出來,局勢兇險莫測。 房俊道:“晉王起兵已然不可避免,請殿下敕令衛(wèi)國公統(tǒng)御東宮六率遞進(jìn)金光門,隨時入城護(hù)衛(wèi)皇宮,微臣前去玄武門見見江夏郡王,必使其忠于殿下、護(hù)衛(wèi)國祚。” 玄武門,當(dāng)真是帝國咽喉之所在,大唐每一任皇帝都務(wù)必將此緊扼于手中,否則便是政變之源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