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忠奸對錯,有些時候絕非看上去那么簡單,史書當中每一件驚天動地或者平靜無波的事件背后,都隱藏著看不見的利益交換。。 青史斑斑、王朝興滅,追根究底也不過是“利益”二字…… 尉遲恭愈發不解:“可咱們附和誰的利益?” 宇文士及道:“自然是陛下的利益。” 尉遲恭瞪著眼睛,完全聽不明白,咱們前些天還差點滅了東宮太子,行徑幾乎與謀反無異,陛下能夠念著舊情不予追究已經算是寬宏大度,咱們也只能夾著尾巴過活,唯恐行差踏錯招致滅頂之災。 怎地還代表了陛下的利益? 此刻尉遲恭手中的軍隊乃是關隴門閥最后的倚仗,所以宇文士及不得不耐著性子解釋:“咱們施行兵諫、廢黜太子,為了是咱們自身的利益,并非謀反,這一點陛下是清楚的,時至今日所受到的損失已經足以彌補過錯,所以陛下才會放咱們一馬。但是如此一來咱們雖然實力大損,卻并不依附于魏王或晉王其中任何一方,成為特立獨行的那一 的那一個,所能倚仗的唯有陛下……在這個陛下尚未決斷的關頭,唯有咱們才能夠保持中立,不偏不倚,不會傾向于任何一位皇子。” 任何一方依附于某一位皇子,都會影響陛下對于立儲的判斷,畢竟陛下需要考量每一個皇子所代表的勢力、派系,以及這個勢力、派系的根本利益。 但是關隴門閥如今乃喪家之犬,根基幾乎盡數拔起,只能徹徹底底的倚仗李二陛下,如此自然從紛亂的派系當中脫穎而出,愈發能夠被李二陛下委以重任。 尉遲恭終于聽明白了,當即精神一振:“是否需要吾即刻入宮,自請率軍入京宿衛宮禁?” 宇文士及趕緊搖頭:“萬萬不可!當下咱們雖然不予任何一方有所瓜葛,但陛下猜忌之心未必盡去,越是主動,便越是惹得陛下懷疑。你且在家等候消息,傍晚時分吾即入宮,稍后自見分曉。” 尉遲恭重重點頭。 關隴起兵覆亡東宮廢黜太子,他是最冤枉的那一個,根本不曾深度參預,結果最終卻被關隴門閥牽累,原本深受陛下器重、信任的當朝武將之一,且不得不投閑置散,差點連手中的軍隊都保不住。 前后落差之大,自然心中耿耿于懷…… 只要陛下依舊信任關隴門閥,那么他尉遲恭便首當其沖被陛下啟用,風光顯赫之日不遠。 …… 傍晚時分,宇文士及換上官服,乘車來到太極宮覲見。 李二陛下剛剛用過晚膳,聞聽通稟,蹙眉想了想,便于書齋之內召見…… 君臣落座,內侍奉上香茗退在一邊,李二陛下呷著茶水問道:“郢國公這個時候入宮,可是有什么急事?” 宇文士及起身,跪伏于地,垂泣道:“老臣自知罪虐深重,之所以茍活于世,只想以慘敗之軀率關隴上下回報陛下天恩,洗刷前罪!但請陛下相信,關隴上下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貳心,若有半分不忠之心,甘愿千刀萬剮、斷子絕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