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44章 改變和遷都真的很煩人-《福運醫妃旺夫命,王爺越寵江山越穩》


    第(1/3)頁

    遷都之事因凌王太過強勢,已然是鐵板釘釘,毫無迂回的余地。

    任你百官如何勸說,長安士族勛貴如何明著反對,暗中威脅;或是欽天監以龍脈之說,長安為龍脈所在,遷都不利國祚等等,凌王都不屑一顧。

    凌墨蕭的態度就擺在那里,要么支持他遷都幽州,要么你們就留在長安,沒有第二條路可選。

    當然,暗中搞事的人也不少,有人想扶持前廢帝之子上位,凌墨蕭直接一網打盡,將這些人以造反罪處決。

    也有人想暗殺凌王,同樣死得很慘。

    凌王在長安的態度很明確,以柔待百姓,對待士兵同樣寬容。

    哪怕是之前對戰的皇城軍,戰后他確實沒有追究。

    對于前來馳援的謝大將軍,他甚至敬重地送其離開,直說若涼州打蕃人有困難,上報朝廷,他會派兵支援。

    完全沒有要奪謝大將軍兵權的打算。

    對百官他是恩威并施,那些老御史,死諫不可遷都的,他沒像吳王那樣強勢地逼著老御史撞柱,而是真誠說出自己的計劃,希望對方能支持自己。

    唯有對長安的老牌士族和勛貴,他是絲毫不手軟,凡是敢阻礙遷都大業的,都嚴懲不貸。

    他還未回長安,先將整個工部送了過去,得先去建皇宮。

    百官一聽,幽州連皇宮都沒建,這都怎么遷?最起碼要遷個三、五年,哪能說遷就遷的?

    凌王直接說,開國時長安是一片廢墟,不照樣建立大夏王朝!

    現在的幽州比當時的長安可強太多,并且,他還要去打高麗,哪有時間跟你們耗個三、五年?

    同時傳旨天下,后年的春闈是在幽州考,天下考生可以提前去幽州備考。

    可以這么說,現在的幽州城,除了沒建好皇宮,別的跟長安比并不差多少!特別是擴建外城之后。

    以前百官就知道凌王強勢,若不強勢也不可能成為戰神,也不可能那么快的速度滅了北疆,但他們沒想到,他能獨斷專行到這個地步!

    遷都這么大的事,都能一意孤行。

    偏偏人家還有這個實力,軍權在手,國庫豐盈,糧食不缺,又得民心。

    甚至幽州早就有了一套自己的政治班子,長安的官員不想去,很快就有幽州的官員頂上。

    百官能怎么辦?只能苦著臉同意啊!

    不光要同意,還得幫新帝想法子讓遷都更順。

    凌王的態度很明確,他不怕士族和勛貴造反,所以用不著將這些人綁著一起去幽州。

    你們不想去就留在長安,但你們敢造反,那就只有殺頭一條路,在他這里,絲毫不會對士族和勛貴仁慈。

    遷都大業很快擬定,凌墨蕭將細瑣任務分派給百官,留下甲四帶兵鎮守,他自己則想快速趕回幽州城。

    而早已接到消息的沈冬素,已經先一步讓人開始修建皇宮,其實她早有準備,自從打定主意不回長安,她就料到有這么一天。

    建皇城的材料早就備妥,有墨門子弟來建造,工部配合,明年凌墨蕭登基大典要用的宮殿,絕對能建好。

    像祭祀用的天壇,閱兵的廣場和大道,官府的機構等等,現在幽州城就有,并且她就是按最高標準來建的,根本不需要重修。

    至于皇家最看重的皇陵,凌墨蕭肯定是不會遷陵的,長安留一些宗室守陵就行了。

    至于新的皇陵,呃,她和凌墨蕭還能活很多年,慢慢修就是了。

    后宮更是可以慢慢修,反正她可以帶孩子繼續住凌王府,凌墨蕭又沒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需要安置,更不需要各種皇家園林,單純象征皇權的皇宮,建造要省事多了。

    消息傳開的時候,最興奮的光屬幽州百姓,他們怎么也沒想到,幾年前還處于階級最底層,連活下去都是奢侈的幽州流民,幾年后會成為皇城子民!

    那些還在流民區,沒有人藉的百姓,現在是農藉、工藉啥都不挑了,趕緊入藉才是最重要的。

    他們可不想等別人都成了皇城子民,自己還是流民。

    就連那幾個之前被太后送來給凌墨蕭當側妃的長安姑娘,也鼓起勇氣找到陳落雪,想正式入藉,即便做不了女官,也想要一份正式工作。

    她們怕的是,等家族的人遷到幽州后,她們會再次淪為家族的棋子,現在則是改變自己身份地位的最好時機。

    幸好這年頭的百姓相對淳樸,沒有京城房產的考慮,否則定會趁機抬高周邊房價,那就是另一個亂子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县| 乐安县| 泽库县| 云龙县| 勐海县| 濮阳市| 贵定县| 永泰县| 临洮县| 大理市| 手游| 呼玛县| 教育| 乳山市| 永顺县| 民勤县| 兴城市| 英德市| 六盘水市| 石景山区| 平遥县| 准格尔旗| 旺苍县| 嘉黎县| 宜丰县| 上林县| 靖州| 山西省| 永新县| 大新县| 肇庆市| 霍城县| 邢台县| 德惠市| 苗栗县| 大关县| 卢氏县| 海林市| 无极县| 安平县| 托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