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長麟是戴罪之身,險些就被抄家,幸好家人賄賂了和珅,以及乾隆一直比較器重長麟,重要的如抄家的大案,都會讓長麟辦,這才保住了身家性命。 最后定的罪名是,寬宥伍拉那黨,就是說長麟對伍拉那一黨太包庇了。 事實上長麟身上最嚴重的問題是,兵敗于臺灣。 隨著陳周全日益坐大,不但把清軍兩次從臺灣驅趕出來,現在更是流竄到了浙江腹地。 而陳周全能夠做大,長麟肯定是要負責任的,如果他能剿滅陳周全也就不會有今天了。 所以浙江的壞消息越多,長麟就越是擔心,仕途他已經不考慮了,他考慮的是能不能保住現在的富貴。他雖然被剝奪了爵位和官職,可還有相當的家產,如果陳周全越來越猖獗,沒準會把他再次牽連進去。 當和珅派人來告訴他,要起復他署理兩廣總督的時候,長麟真的都不敢相信。 可馬上一打聽才知道,原來廣東現在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對和珅的感激也就消失不見,本來還打算給和珅送禮的,也不送了。 不過冷靜下來之后,長麟的禮物又送到了和珅府里。長麟發現,也許他真的可以在廣東做的長久一些,因為現在攻打廣州的是周瑯,不是陳周全。雖然他一直認為周瑯才是心腹大患,可他也一直認可周瑯容易溝通的優點。 打是肯定不能考慮的,周瑯既然能夠打下整個福建,那么打下廣東的能力肯定也有。至于為什么周瑯沒有打下廣東,長麟也百思不得其解,或許朱珪在廣東的防備是得力的也說不定。 朱珪守住了廣州城,卻被免職,這讓長麟感到不可思議,但這年頭不可思議的事情還少嗎。 長麟覺得,自己去了廣州,能維持目前的狀態就不錯了,那么想把官當的久,上頭就得有人,所以他最后還是派人去給和珅送了重禮。 赴任刻不容緩,乾隆的敕旨讓他一個月內必須到廣州接替朱珪,不得耽誤。 到了七月,周瑯派往印度去的貿易艦隊返航,取得了相當的收獲,那些試銷品雖然銷售情況不樂觀,賣出去的很少,大多數都委托給東印度公司代賣,但主營的十萬擔茶葉卻一掃而空,根據賬目,獲利高達一百二十萬兩銀子。但并沒有全部變現為先進,大多數又采購了印度商品,而且主要提供商就是東印度公司,最后只帶回來五十萬兩現銀,其余都是貨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