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具體的對比分析要比這個更嚴格一些。內務府下設的稅務司還掌握著各縣的商稅收取情況,那些縣產量下降了,那些縣增長了,通過商稅是可以判斷的,該縣的糧食進口了多少,出口了多少,近幾年一對比,很容易就判斷出來了。 還可以拿不同區域,但經濟發展水平相似的地區對比,拿廣州番禺縣跟江蘇南通縣對比,拿山東荷澤縣跟湖北武昌縣對比。 這種縱向、橫向,跨地域、跨地區,跨時間,跨空間的系統對比之下,那些賬目有問題,簡直就是一目了然的。 確定這些縣有問題之后,在派人去秘密走訪,掌握第一手資料,從農民交稅時候開始,收稅的稅吏克扣多少,商人去官府辦事,要給多少好處等等。既然這些縣在賦稅賬目上都敢動手腳,肯定還有其他的貪腐項目,一一清查,掌握最詳實的資料后,一次公布出來。 不經過內閣,不經過六部,直接在大周官報上一一刊登。 目的就是為了打擊傳統政府的威望。 老百姓一看,哇,原來貪官這么多,民間都沒有想到,因為目前來講,整個官僚系統的官聲還是不錯的,民間評價都覺得是一個清平盛世,可就是盛世,貪官才多呢。 有很多官聲其實非常不多的地方官,竟然也出現在了官報名單中,更是讓許多人大跌眼鏡,原來張青天是貪官啊?!還以為他是一個為民做主的好官呢。 周瑯的政治攻勢確實弄得王輔茞措手不及。 他知道周瑯在查賬,內務府去戶部調歷年府縣錢糧賬冊的時候,戶部尚書就跟他說了。 當時倆人也沒有在意,因為這些賬冊他們也是檢查過的,單個拿出來其實都看不出什么問題,出入賬做的很平,地方上也是有人才的。 可假賬就是假賬,除非全天下的縣衙官吏在一起來做這個賬,否則自己做平了,跟別的縣對比就不平,全國上萬個縣,最多臨近州縣可以暗中溝通一下,跨府、跨省根本做不到。 皇帝的行動,讓王輔茞感到十分羞恥,剛剛用士大夫的風骨壓了皇帝一把,就讓皇帝翻出了老賬,貪污腐敗當然不是士大夫的風骨了,他異常惱怒。馬上讓戶部尚書清查,皇帝能查出來的,他們也能查。 自查,興大獄,王輔茞其實對官僚系統比周瑯都狠。 他這些年其實做的也不錯,對官風官紀十分重視,像陳淮那種在地方上官聲很差,還能一步步升遷的官員,基本不可能。任何官員的任免升遷,都要進行官聲調查。一個在當地沒有好官聲的人,是不可能升遷的。 傳統的那一套制度,如果嚴格執行,還是很能起作用的,但已經沿用了上千年的東西,當然不可能完美,所以有大把的空子可以鉆,靠自上而下的壓力是無法杜絕的,除非從源頭上改變,可官僚們對中國體制太推崇了,拒絕任何改變。 內務府調走的那三百個縣的賬冊,王輔茞監督六部清查了一遍,沒發現有什么問題。 他就疑惑了,皇帝是怎么查出來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