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七章 天元逼并邊角騰(七)-《戰國野心家》
第(3/3)頁
“眾而亂則從事治之乎?”
是不是有意義的義,就看能夠做到天下貧窮就讓天下富足?人民稀少則讓人民增加?人多了混亂就讓天下大治嗎?
這才是有意義的、可以行之有效改變天下的“義”。
若連這個標準都做不到,你的仁義也就沒意義。沒有意義的仁義,對自己的修養是有用的,但是對于天下是沒用的。
因而墨子從不說儒生不仁義,而是直接說儒生不能利天下。
這是釜底抽薪的辯術,以至于此時天下的儒生落入了墨翟的陷阱。
整天空談仁義,卻忘了仲尼開創儒學的目的,那個身高九尺的壯漢最終還是為了“志以天下為芬”。
這也是仲尼去世后,墨子以一人之力,力壓儒家六派,一直壓到他死后、墨家因孟勝小義死于陽城、墨家三分稷下學宮建立之后,儒家才堪堪抬頭成為天下顯學的原因。
甚至過程中,六派之一的、講究“臉上不露出屈服順從的表情,眼里不顯出怯懦逃避的神色;自己錯了,即使對奴仆也要避讓;自己做得對,即使對于諸侯也敢于抗爭”的漆雕開之儒,很多弟子跑到了墨家,被墨家分化吸收。
適和高孫子爭辯的根源,其實還是源于時代。
因為一字多意,此時的詞匯量太少,以至于墨子的精髓之說佶屈聱牙,很多詞并非是此時天下通用的概念,而是墨子自己賦予的定義。
墨子借用了仁,但卻改了仁的意思,可很多墨者很難理解墨子的本意,又對天下主流的想法習以為常,產生了種種混亂。
這就好比墨子說了句“你媽是小姐”,可他身邊的弟子對于小姐的定義還是很美好的,這就產生了一系列的分歧。
這也不能怪弟子。
實在是墨子的想法過于超前。
諸如光沿直線傳播、影不徙、鏡面反射八原理、小孔成像、宇宙時空不可分割性、圓的幾何學定義、線段與點、杠桿原理和斜面力分解、選天子、上古混亂自由而同義成國家、行墻星堡增加守軍展開面這些東西……本就不該是這時候該出現的。
墨子太過毒舌,在解釋“仁”的時候,即便把仁的意義改為單純的“愛”,卻依舊不忘挖苦天下的王公貴族,說他們“愛民”,就像是人“愛馬”一樣。
這種愛,愛的是馬可以拉車、耕地、吃肉、打仗,卻不是愛自己的那種愛。
這也是高孫子認為適“不仁”的重要原因。
很明顯,高孫子也能看出來,適很“愛”那些被驅趕的傭耕者。
可這種愛,在高孫子看來,分明就是人愛馬的那種愛。
適必須要繞開這個圈,而且不能比爛。
絕對不能說:我就不夠仁了,其余人也不仁,但是我義。而且我可以達成“三表之義”,所以終究我的辦法還是比別人好。
要這么說,勝則勝矣,可適覺得若這么說,自己這輩子,恐怕都別想染指巨子之位。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孙吴县|
新建县|
海阳市|
田东县|
招远市|
赣榆县|
抚宁县|
革吉县|
屏南县|
尉犁县|
章丘市|
安岳县|
岳普湖县|
南投市|
康马县|
临高县|
军事|
陆丰市|
北票市|
卫辉市|
德江县|
延庆县|
深水埗区|
塔河县|
克东县|
策勒县|
阿拉善右旗|
深水埗区|
南安市|
柳州市|
麻城市|
沽源县|
新民市|
广河县|
青河县|
乳源|
柳江县|
五常市|
始兴县|
平陆县|
康乐县|